高德娱乐新闻
 
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如何防患于未“燃”?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4-03-16 03:38   

 

  今年2月份,南京市一小区发生一起电动自行车起火引发的火灾,15人遇难,44人受伤,引发全国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两轮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3.5亿辆,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人拥有电动自行车。然而,背后的安全隐患却令人触目惊心。

  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在巨大的保有量之下,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如何防患于未“燃”?

  2021年8月1日,《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其中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对于乱停放乱充电行为,也给出了明晰的处罚要求。在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权属上,明确规定了物业、主管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的管理责任。

  在完备的规章制度面前,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仍然频发,原因值得深思。一方面,很多车主安全意识不足,较为普遍侥幸心理。另一方面,物业或其他管理主体既缺乏主动监管意识,也不具备全天候监管的能力。同时,很多小区的充电配备不能满足需求,或车主对充电效果和收费有异议,权衡之下仍选择上楼充电。

  破解电动自行车火灾难题,我们要弄清楚电动自行车起火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数据,电瓶车引发的火灾80%都是充电时引发;而致人伤亡的案例90%都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等场所。

  这句话隐含着两个要素:一是电动车本身的问题,二是环境因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政府工作报告中满满的“安全”元素,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安全的高度重视。因此有代表建议,想要彻底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需坚持堵疏结合,一方面加快建设充电设施和停车位,另一方面要依法打击违法违规“拼加改”电动自行车行为,常态化开展监管工作,多部门携手推动溯源治理,做到防患于未“燃”。

  目前,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已在报批过程中,而各地对电动车进楼入户,也正在进行新的一波集中整治。

  火灾无情,警钟长鸣。只有严格落实现有管理规定、强化执法惩戒力度、完善服务保障、加强安全教育、养成良好习惯,规范使用电动车多措并举,才能真正让电动自行车与火灾脱钩,让人们享有更便捷安全的生活。

Copyright © 2027 高德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