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娱乐新闻
 
装修帖小花园、壁炉、阁楼、旋转楼梯终于住进我自己的梦中情房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3-12-11 22:36   

 

  眼看着这一年快过完了,赶紧来把一个挖了很久的坑填上——上海小洋楼装修帖,今天终于来交作业。

  虽然装修完已经大半年,但直到现在,每一次走进去都有一种做梦般的感觉。拍《100个中国女孩的家》看过很多美好的房子,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感慨真是“梦中情房”,而当我第一次走进装修好的小洋楼时,“梦中情房”都不足以形容我的心情了。因为,它远远超出了我的梦。

  这个房子前前后后装修了一年多,中间经历了疫情,一波三折。但所有等待都是值得的。在我的设计师汪昶行老师允许我“开箱”验收装修成果的那天,走进去的那刻真的就像他所说:开门就被“美到哭”。

  因为要写这篇推送,我又回头去翻了翻之前的记录,原来距离第一次正式在上海找房子,居然已经过去了三年。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一直对“老”和“旧”的东西有点痴迷,之前在《今天也要认真穿》书里写过,就连买一件新衣服,也要在衣柜里挂一段时间,感觉跟它比较“熟”了才拿出来穿。这当然是一个玩笑,但老房子的情结确实好多年了。

  相比簇新的商品房,老房子既有岁月的沉淀,空间上又有玩味的可能,就算不能拥有,租来住上一段时间也很满足了。▼

  有了这个念头以后,我先在广州看了一大圈,要么建筑本身的翻新工程太大了,要么附近的街区生活太商业化了住起来会非常不便,看来看去都不合适。2020年开始频繁地出差上海,一个念头突然闪过:既然要这么高频地两边飞,为什么不考虑上海呢?或许我可以试试双城生活?

  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周到上海出差一次,落地就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工作赶去另外一个工作,回到广州,除了见缝插针地陪陪父母,也是两点一线地开会、写稿、开会、写稿。老朋友很少碰面,新朋友几乎没有,就连旅行,有一天晚上聊起来,才发现自己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心无旁骛地纯玩了。

  也许在上海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可以找到我希望生活和工作相对平衡的那种状态:工作结束就真的下班,出门去走走,尝尝不同的小馆子,无所事事地站在路边透透气,万一遇到可爱的男孩子,还能约着去喝两杯。

  当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梧桐区。每次坐车经过那边,沿街的大树,洒落的光斑,都让人流连。既有现代的都市感,又带着复古的时髦,主街热闹,弄堂走进去却很安静,完全符合我想象中新和旧、快和慢打成平手的样子。

  一套、两套、三套......那段时间我几乎是一有空就在约中介,风雨无阻,什么瓢泼大雨都拦不住我夜不能寐的雀跃,很快就把市面上所有的老洋房都看了个遍。

  同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当时的视频来看看。但只拍了两期哈哈,因为每次发完,看上的房子租的租,售的售,都快速脱手,顺带着连价格都涨了,崔斯坦禁止我在找到房子之前锣鼓喧天。▼

  最终选中的这套,并不是一见钟情,甚至不是首选。本来我的理想是找个真正意义上的花园洋房——四面临空,有个独立的院子那种,后来因为房源和预算原因放弃了。

  现在的小洋房是个新式里弄的老房子,因为在巷子里加上是联排,最开始去看的时候,崔斯坦、卤猫他们都觉得太暗了。房东在十几二十年前彻底改造过一次,用的全屋红木楼梯、木地板、又吊很低的顶,每层层高都很矮,加上装修风格比较厚重,虽然可能有些小伙伴会觉得这才比较符合电视剧里上海老洋房的印象,但实际走进去感觉真的很昏暗很压抑。▼

  但它也有很多我喜欢的特点:比如院子里有一棵种了几十年的大树;走路三分钟就到我在上海最喜欢吃的湘菜馆(令人伤心的是房子装完后这个餐厅倒闭了);弄堂够大可以车子直接开到门口(很多弄堂是不能进车的),周围非常适合散步……因为不属于保护建筑,所以有很大的改造空间。

  总之,地理位置、面积大小,其他方面这套房子在那个节点都很适合。在纠结了一阵之后,决定不如就试试改造它,虽然改造是个大工程,但我本身也喜欢装修嘛,折腾是折腾了一点,就当为自己圆个梦。

  一说到要做改造,很多人包括设计师的第一反应都是问:你要装成什么风格?说来好玩,可能是由于看房时对昏暗光线的印象太深,在决定要改造后,风格什么的都不是我第一考虑的因素,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要有光,要有光。

  第一次和设计师汪老师见面时,我就像个唐僧一样反复跟他说这句话哈哈。改造成果也颇为显著:原来的昏暗阴沉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明朗通透的基调。说有光,便有了光。

  老读者可能都知道,我一直对极简、性冷淡、现代工业风格无感。小洋楼的视频刚发布的时候,有收到一些评论问:卡卡怎么也喜欢这种白白的风格了?这个装修和广州的大红大绿好不一样?

  一方面,广州的房子已经很浓墨重彩,加上两边功能需求不同,这边装出来是不一样的感觉。另一方面,就是源于对“光”的渴求。一开始敲定风格的时候,我的关键词就是:轻盈、浪漫、明亮、舒适。换个设计师听到这些虚得没边的形容词,估计都得摇头。

  但这次装修我的运气特别好,设计师汪老师有最棒的审美,专业、敬业,既有尝新的热情,也有落地的细心,尤其是在一些大方向的调整上,我们几乎都是一拍即合。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套房室内面积200多平,原本有五层,含两层亭子间。带前后两个小小的院子和一个小副楼。

  为了让光“进来”,我们最重要的一处改造,就是把亭子间先拆掉,把层高拉高,从五层变成三层。每一层的层高也从原来的两米五左右变成了三米多,单层面积也拉大了。一楼和二楼作为公区,三楼留给主卧,分别满足我会客、工作和居住的三重需求。

  一楼原本是最暗的区域,现在整层都是开放式的空间。在把之前所有的门和隔板都打通以后,客厅、岛台、餐厅连成一线,只简单用家具做了隔断,一秒钟明亮、通透了起来。

  客厅以白色为主,因为大理石材质偏多,沙发都选了布面的,视觉效果更暖,会有种柔软和坚硬的触感对比。▼

  考虑到我厨艺有限,应该不会在家里做太多煎炒、油烟重的菜,就做了个简单的岛台,内置美诺电磁炉和蒸烤箱,能满足我偶尔想“大展厨艺”的心血来潮~▼

  对了,这层我最得意的地方,是进门玄关处藏了一个小门房。之前去静初家和法国驻沪总领事的官邸巴塞别墅参观时,专门用来放外套、鞋包、杂物的小房间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设计师听完本来觉得很为难:地方太小了,怎么能再隔得出来。但最后还是成功做出来了!这个空间真的很实用,朋友来所有的衣服包包鞋子都可以放在那里,就算《家居廊》上次十几个人过来拍摄,带了一大堆器材,客厅也可以保持整洁不杂乱~▼

  原本的设计出于实用考虑,这里是一个客房,但这样的话从一楼上来看到的第一眼就是一堵墙。而我满脑子都是想让光线尽可能多进来,就把这里改成一个玻璃隔断。一上二楼就对着窗户,心情会更舒畅。而且相比客房,这个空间做成一个“家庭图书馆”兼影音室会更有意思。▼

  改造前,这个房子初始的窗户很小,我还问过汪老师是不是改大了窗户,他说其实并没有,只是在周围做了石膏线,把整个比例线条向上拔高了,视觉上就敞亮了很多。▼

  进来的茶室和书房呢,本来是客房的第二选择,但窗外看出去就是那棵老树诶!实在太舒服了,用来做客房实在太可惜。幸好任性是任性了一点,现在每个朋友来玩,都是径直上二楼来这里喝茶,而且赖着不肯走哈哈。▼

  我第一次看图片的时候就有被美到,还猜是不是因为汪老师摄影技术太高超,但实际比图片还美。▼

  朋友们都纷纷对我“寄予厚望”,说要是在书房写不出几部传世佳作,都对不起这个房子。▼

  我经常说,家是一个人任性满足自己的地方,三楼是完全属于我的私密空间,也是这套房子给我最多惊喜的地方。

  原本的平屋顶拆除之后,我们才发现,尖屋顶的上部还藏了一个小空间,这不就可以用来做阁楼了!设计师的处理我很喜欢,层板拆完只保留一半开放式的阁楼,和楼下连成一个挑高空间,不仅把光线引进来,空间也变得更开阔了。▼

  决定做阁楼后,我把旋转楼梯梦也顺便圆了。走在这个楼梯上,我都感觉自己拥有了一整座城堡哈哈。▼

  阁楼目前除了一张地毯,什么也没放。它属于这个家的“无用空间”,没有明确实用用途,也不需要定义,在上面躺着发呆就可以待一下午。

  从阁楼的圆窗看出去,能眺望上海弄堂的烟火气;方窗呢,白天可以看蓝天白云、飞过的小鸟,晚上可以看到月亮。▼

  原本天窗下面打算做卧室,汪老师说这样我以后就可以躺在床上看星星了。没想到我这个“浪漫杀手“毫不留情地推翻了这个方案。我说不行,对着天窗,还睡在那么大的空间,太没有安全感了,我只想在一个小空间里睡觉。

  他只好把起居室和卧室空间对调。于是现在的卧室就变得非常小,刚好在一边斜屋顶的最低处,只够放下一张床和两个边柜,但我很喜欢,睡得很舒服、很聚气。▼

  但是!我也没有放弃躺着看星星的这份美好,于是又有了这张大圆沙发,完全不耽误我躺着看星星哈哈。▼

  起居室的壁炉我也很喜欢,线条很柔和轻盈,虽然是石头材质,但一点也不会让人觉得厚重冰冷。▼

  主卧的格局,看上去可能也是卧室、衣帽间、洗手间这三件套,但对我来说,广州和上海这两个家,最大的不同可能是,衣帽间不再是最重要的需求了。

  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有不少人可能还记得之前《一条》来拍我广州的家时,那个29平的衣帽间,里面琳琅满目的鞋子衣服们,固然有部分“时尚博主”的工作需求,也是我那个阶段梦想的“小结”。到了这两年,我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觉得不再需要拥有那么多东西,否则无论地方有多大也不够。在这个新家里,只放最需要、用得上的东西就够了。所以新家做了一个小小的衣帽间▼

  因为衣帽间让出来的面积给到了洗手间,洗手间的面积看起来比我的卧室还要大。▼

  这个超级大的浴缸,是汪老师和喜喜(我的好朋友,也是从头到尾帮我们一起做改造)送给我的“惊喜”,我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有一个这么大的浴缸,走进来时简直惊!呆!了!▼

  他俩一致觉得我平时太忙了,没时间享受生活,所以商量着给我做了个大浴缸,每次工作完可以在这里泡澡放松解压。

  真的太大了,按照崔斯坦的话来说,可以含我在内,至少再容纳4位猛男,结果我到现在一次也没有泡过,放满一缸水真的太浪费了。

  淋浴间也很美,墙上的把手是用来调不同喷射状的水,可以边洗澡边马杀鸡哈哈。▼

  从设计到最终实现,一共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听上去好像很久,但整个过程都比我想象中的异地装修要顺利很多。我记得开工没多久,广州就碰上了疫情,我人没办法飞上海,几乎整个房子都是交给了汪老师他们来做。中途上海疫情,甚至有两个工人被封在了里面很长一段时间,依旧每天都在施工,相当于我是“坐享其成”了。

  后来可以出差去“监工”的时候,虽然次数不多,但每一处的细节都给我很大的惊喜。

  它的灵感来自我家乡福建的闽南的红砖,做成鱼鳞状,远处看就像一层层水波。这是设计师为我设计的家乡一角,都是手工一片片贴上去的。▼

  乍一眼看可能会觉得家里白白的,但实际肉眼看并不是简单的白,是类似很多老洋房外立面的那种灰泥面层,要实地看才能看得出它是有一点奶油光泽的。▼

  光线照在墙上的时候,不会反射出那种刺眼强光,反而好像给家里加上了一层柔和的滤镜。▼

  我们没有做复杂的吊顶和石膏线,但这些这些砖都是一块块陶土烧制出来,再一个个手工装上去的。▼

  图案是汪老师画好让感物那边拼出来的,用的是1x1米的模数,视觉上会有无限延伸的感觉。▼

  之前就有评论说:你要感谢这些工人们,因为现在这样的工艺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太费劲了。看到最终的效果真的很感动,感谢汪昶行设计师和他的团队NONG STUDIO,还有周桃义师傅和他的施工团队,我感觉他们对这个房子的爱已经超过了我!

  这个家的主色调是白色,但里面也藏了很多色彩,只不过大面积的彩色都放在了洗手间,三个洗手间分别用了不同的颜色和风格。

  一楼的洗手间,光墙面就用了三种不同深浅的绿,瓷砖烧制时的色彩参照了汝窑的天青瓷,凑近看还能看到冰裂纹。

  这是汪老师拿着汝窑杯子,让师傅照着颜色一遍遍“追“出来的,追到第十几遍时,师傅说这下总该是你想要的吧,结果汪老师拿到阳光下一看,没有泛绿光,还是不对,又追了一次。实物质感跟直接买成品瓷砖拼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这次小洋楼的装修让我有个新收获,就是卫浴用品的选择对一个家的重要性真的比想象中重要很多。因为是老房子翻新改造,我希望它还是有一些“旧“和“慢”的感觉。而这部分复古感很大程度来自于Kallista的卫浴。像一楼洗手间这个洗手台,既有复古感,线条又很简约。这个品牌不是很大众,但他家的东西都非常美,质感无敌。▼

  楼梯的墙纸也是找了好久,它是有编织纹理的布面,很符合我想要的清爽、但又不乏细节的要求~摸起来是绒绒触感▼

  有传统复古的一面,老洋房里也有现代智能的一面,大大提高了居住便利性和舒适度。比如,这个被朋友们调侃比走路还慢的小电梯。▼

  它是我在逛家具展厅时无意发现的惊喜。对于我来说它很实用。我平时经常出差,开始双城生活后,行李也会比较多,小电梯可以节省很多搬上搬下的功夫。故意没有封顶,每次坐电梯都有种“穿梭时空”的感觉。▼

  还有一个地方很值得提一下——全屋智能系统。因为老洋房有好几层楼,担心有时候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一楼灯没关,下楼会很麻烦。有了全屋智能后,可以直接控制灯、空调的运行,方便太多了。▼

  经过比较,我最终选了摩根的全屋智能系统。它们的系统设置做得非常用心,沟通很细致,控制开关和面板颜值很高,也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像我这种走到哪东西丢到哪的人,我还很担心之后从上海飞回广州,可能住了两天后才发现这里的灯都没关。现在就不会太担心这个问题了。

  我经历过那种特别抓狂的装修过程,每天安慰自己装修是一场修行,都很难平静下来。但上海的这次异常的丝滑,没有面红没有耳赤,从硬装到软装都是。我和汪老师、喜喜有一个群,三个人平时的工作都很满,一到半夜,就开始在群里发图片、丢链接。很多发上来的单品,都是我们三个都收藏了,或者一直在找的。

  好像是有默契一般,我们集体避开了一些特别爆火的单品。走进哪一个空间,都不会有某一件家具在喊“快看我”,独自美得过分抢眼。但每一件又都是耐看的,组合在一起是安静且大气的美。

  这里想特别提一下杭州的家具买手店福邸,虽然这次用到的品牌很多都不同,但大部分都是在他家选的。真的非常省心,一方面不需要在一个个品牌之间跑,一方面好的买手店本身已经帮你过滤了一轮,挑的时候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联系运送的工作。▼

  除了大牌,有些家具是中古和定制的,也选了一些国内设计品牌。像客房的床和沙发来自HC28都汇里▼

  软装里,我自己最喜欢的是这盏Barovier&Toso的水晶灯,是那种水盈盈的绿色,美到心颤~咬碎牙才决定买下来,又等了整整八个月才送到。▼

  如果你们很想了解具体的每件家具怎么挑,可以单独再写一篇哈哈(又给自己挖坑了。

  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感觉小洋楼写十篇都写不完~写着写着我也发现,我对它的爱,不光是因为它在空间和美感上符合我的需求,更是因为在整个装修过程中感受到的那种用心和爱,既有来自设计师团队和施工队对房子毫无保留的投入和热情,也有来自朋友对我的贴心和体谅。

  我还记得住进去第一天,晚上才落地上海,到家时已经十点多了,本想着屋里肯定一片狼藉得收拾半天,谁知道,一走进门,家里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灯光暖暖,音乐轻放,就连香氛蜡烛的味道都是我喜欢的。而这一切,是喜喜和卡罗花了两三天时间提前帮我准备好的。这份心意,比任何东西都要珍贵。

  老房子的改造确实是个大工程。这次改造,也有人说把老房子改得不像老房子的样子了,但其实我们拿到的已经是一个被改造过的“新房子”,反而我们改造后还原了不少原来的元素,包括阁楼屋顶窗户等,设计师也把海派和法式的很多精髓不动声色地融入了进来。最重要的是,房子是用来住的。经过改造后的空间住起来真的太舒服了。每次回到家,都感觉像是被房子轻轻拥抱着。

  虽然崔斯坦老是取笑我,说这份在广州工作,在上海度假的双城生活,目前只实现了四分之三。好气,确实还是在广州工作,在上海工作(为主)。但一些改变,已经在悄悄发生了。

  比如跟黄小姐、蓝小姐她们在广州约了一年的饭都没有吃上,但我们在上海已经见面、小酌了一回。还有一些以前每次活动上匆忙打个招呼的朋友,像包先生、杨天真她们,居然有空在家里喝了茶。

  对了,还认识了新朋友。某个傍晚院子里来了“不速之客”,拍下来问卤猫,他说是黄鼠狼,如果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遇到小松鼠呢。

Copyright © 2027 高德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